返回校园网
js6668金沙登录入口
发布日期:2020-08-11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471  
践行“四史”学习教育 教授博士服务团暑期社会实践专访在行动

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有诸多海大校友的身影和贡献,他们书写了属于海大“一流水产”的壮丽诗歌。在2020年暑期,js6668金沙登录入口通过“四史”学习教育、结合学院近百年历史,以“教授博士服务团”为主线,成立了由20余位学生组成的“四史”教育专项实践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采访、整理,挖掘学院老一辈“水产人”在党的建设、国家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中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讲述在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突出贡献,开展口述史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的同时领悟“水产人精神”,坚定学生涉农、学农、知农、爱农的理想信念,深刻理解“四史”教育。为迎接百年院庆,讲好百年学院发展故事,凝练学院人文内涵,在全院上下形成良好的“四史”教育氛围。

图为js6668金沙登录入口教授博士服务团首次开展活动

“脱贫致富”的服务初心

通过对于20余位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教授博士服务团”初建于2005年7月22日,由时任党总支书记岑伟平和王武教授带队,队员包括从事水产养殖的党员、教授、博士和学院3个教工支部书记。“教授博士服务团”自成立之初便响应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李家乐副校长在采访时指出:“水产养殖是农村很重要的一个产业,通过我们‘教授博士服务团’把水产技术教给农民,让农民脱贫,让农民致富,这便是我们当时组建‘教授博士服务团’的初心”。

随后多年里,“教授博士服务团”在陕西黄龙、云南德宏、云南镇雄、贵州遵义、四川开江等多个老少边穷地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助推当地的脱贫攻坚事业。院党委书记黄旭雄和马旭洲副教授自2018年起多次前往云南德宏州,当被问及初入云南德宏州有什么印象时,黄旭雄教授坦言对德宏最初的感触是当地交通的不便以及养殖条件的落后,“当地农民生活条件艰苦,这给了我很深刻的体会,当时就感觉国家安定、人民富裕是多么的重要。”戴习林教授也积极投身于云南德宏州的建设中,大力发展当地罗氏沼虾的养殖,白志毅教授曾参与云南哈尼元阳县脱贫建设工作,遵循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白教授既保护了当地的文化遗产——梯田,又推动了稻渔综合种养,为当地农民增加收益。

现如今,“教授博士服务团”参加的教授、博士一年比一年多,服务的面也一年比一年宽,影响也一年比一年大,坚持每年深入基层进行科技服务已经连续进行了15年,足迹遍及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成为本校为渔业服务的品牌。

“因地制宜”的技术支持

js6668金沙登录入口院长谭洪新接受采访时指出,学校以“扶贫先扶智,兴业先兴技”为指导思想和总要求,成功探索形成了“建成一片基地、攻克一批难题、传授一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支撑一项产业、脱贫一方民众”的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授博士服务团”在此基础上先是探索出了“当涂模式”和“高淳路线”,然后又涌现了像“鱼跃亚东”、“邂逅宝岛台湾”等感人事迹。通过采访邱军强教授和潘连德教授的故事,我们才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的便是“当涂模式”和“高淳路线”;通过采访王成辉教授和冷向军教授,我们深刻体会到在西藏亚东养殖鲑鱼的困难,才明白他们取得的成果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通过采访成永旭教授和王春副教授,我们才意识到养殖大闸蟹的技术是第一次把大陆的农业技术送到台湾,突破“北纬28度以南”大闸蟹养殖禁区意味着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授专家为渔民解决了实际生产上的问题,如陈乃松教授解决了大口黑鲈、石斑鱼、大黄鱼的营养与饲料问题,如今正在着手解决鳜鱼的人工饲料;刘其根教授和王丽卿教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展保水渔业和生态修复,在发展湖泊渔业的同时,还能帮助当地防治湖泊水库的蓝藻水华;还有像张庆华教授、杨先乐教授、吕利群教授和赵金良教授等等诸多“教授博士服务团”专家,多次前往养殖一线为当地渔民提供技术指导。

图为教授博士服务团15年间在各省指导时的照片

图为“四史”教育专项实践团成员与被采访老师合影

“以农为本”的坚定信念

通过采访“教授博士服务团”的专家教授们,海大青年学子走近了老一辈“水产人”,领会到了“水产人精神”,通过回看他们走过的路、比较我们脚下的路、远眺青年学子前行的路,青年学子应该更加坚定自身涉农、学农、知农、爱农的理想信念。“打铁还需自身硬”,希望此次对教授博士服务团历史的温情回顾,能够激发青年学子建设新农科,服务新农业,投身新农村的激情。同时,让学生明白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他们的使命,每个行业都有属于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在学习“四史”的浓郁氛围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政治修养,建设更辉煌的一流水产学科,书写属于新时代的“一流水产”故事。

(供稿:js6668金沙登录入口)